你有没有思考过 上古八大姓氏为什么都是“女”字旁?

时间:  作者:火星人

人们同姓或不同姓,可能很少思考过一个问题,自己姓氏的起源到底是什么?《中华姓氏大辞典》一书中收录了4820个汉族姓氏,不仅仅这好几千姓氏的起源绝大多数人不太有精确的概念,甚至不少人对自己姓氏的起源都表示不太清楚。

而据姓氏研究专家介绍,姓氏来源复杂,但根据史料记载可以肯定:汉族姓氏绝大部分源于“上古八大姓”:姬、姜、姚、嬴、姒、妘、妫、姞(姬、姜、姚、嬴、姒、妘、妫、妊),那么你有没有思考过 上古八大姓氏为什么都是“女”字旁?

你有没有思考过 上古八大姓氏为什么都是“女”字旁?

上古八大姓氏为什么都是“女”字旁?

由上古八大姓可以看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大多带有女字旁,连“姓”字也是这样。这是什么原因呢?《三坟》记载:“男女媾精,以女生为姓。”《说文》解释:“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生,生亦声。”

由此看来,姓在产生之初,便是由女性来确定的。当时,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人们尊女性为部落首领,作为氏族徽号的姓带有女性色彩,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形成于母系氏族的姓,除了很少一部分留存至今外,大多或演变成别的姓氏,或直接消失不见,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你有没有思考过 上古八大姓氏为什么都是“女”字旁?

1.“姬”姓,源于黄帝轩辕氏

此姓氏为皇帝之姓,是周朝以及吴、鲁、燕、卫、晋、郑、魏、韩等诸侯国的国姓。在《说文》等古籍中有记载,皇帝出生于姬水,所以姓姬,其后代继姓姬。西周分封的71个诸侯国里,姬姓国有53个,这些国名后来大都演化成姓氏。

西周的71个诸侯国中,姬姓国有53个,国名之后也就演化为姓氏。在《百家姓》中姬姓在第297位,姬姓人口约54万,由姬姓演变出的周、吴、郑、鲁、魏、杨、蔡、韩、霍、管、毛、曹、卫、毕、蒋等411个姓氏占总姓氏数(504姓)的82%,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据统计,《百家姓》收录的508个大姓中,有411个源于姬姓;中国人口数量排名前300位的姓氏中,直接源于姬姓的有120多个。不过,姬姓越来越少见,如今人口有约54万。

2.“姜”姓,源于炎帝神农氏

在《说文》中记载:“神农居姜水,因以为氏。”传说中,炎帝神农氏出生于姜水,所以以姜为姓。炎帝和皇帝在历史上的地位极高,姜姓后裔也是人才辈出,比如姜尚。姜维等人。从齐国第一代国军姜太公开始,到现在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演化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姜姓是上古八大姓氏之一,在百家姓收录的姓氏中,有50多个源于姜姓,如齐、申、丁、许、高等,姜姓沿用至今,人口有600多万。

3.“姚”姓,出自妫姓

姚姓出自妫姓,妫姓出自五帝之一舜,舜所属的氏族居住在虞地,所以历史上也称舜为虞舜。再后来尧帝决定让舜继承自己的皇位,并且还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姚姓在现在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广东、江苏四省,在《百家姓》中排在第51位。

4.“嬴”姓,为舜帝赐姓

在《帝王世纪》中记载到:“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嬴姓也。”,少昊也是华夏民族的奠基人之一,其后裔为嬴姓,奉玄鸟为图腾,嬴姓有十四氏,主要包括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等。,《百家姓》中源于嬴姓的有30多个,目前嬴姓依然存在,不过十分的罕见。

5.“姒”姓,源于夏禹

相传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氏。周文王之母为太姒,出自姒国。北魏时,改姒先氏为姒氏。“姒”姓,后来演变成了:仍氏、窦氏、没鹿氏、纥豆陵氏、毒氏、夏侯氏、侯氏、杞氏、题氏、楼氏、偻氏、娄氏、刘氏、丐氏、雝丘氏、郁厘氏、孙氏、杷氏等。其中有的姓,今天已经不见了。

6.“妘”姓,火神的后代

《史记》记载,祝融是颛顼帝之孙。他是上古时期的赤帝,被后世尊为“火神”。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到了周朝的时候,有子孙被封在宜城,称为罗国。春秋时,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后简去邑旁部分成为云氏,另一部分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长沙,遂以国名罗为氏。所以,罗氏多为妘氏后代。此外,妘姓后来演变成:鄢、郐、路、逼阳、鄅、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姓。

7.“妫”姓,源于舜帝

妫姓为黄帝支系有虞氏的后裔,帝舜为黄帝曾孙颛顼的六世孙。他继帝尧之后,登上了中原地区黄帝族系最大的部落首领之位,跻至五帝的行列,成为中华文明的先祖之一。据说此姓源于风姓。“妫”姓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中国几大姓氏:薛、陈、胡、袁、田、齐、王、孙等姓。

8.“姞”姓,南燕国姓氏

姞”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之一。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南燕国为姞姓,其地亦即燕县是也(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后改为吉。传说为黄帝之子二十五宗中的一个。今人考证后认为,黄帝的姞姓儿子当系古代“五帝”之初“黄帝部族联盟”中“姞姓部族”的首领,黄帝赐其“姞”姓,他得姓后建立起古老的“姞姓氏族”。
随着“姞姓氏族”的子孙繁衍,“姞”姓后来演变成现在的:吉、雍、燕、鄂、密、须、阚、严、光、羊、杨、孔、尹、蔡、鲁、允、断、敦、逼、郅、虽等姓。

附加:另一个说法中的“妊”姓

《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黄帝最小的儿子叫禹阳,他得姓为“妊”。后来,他的后裔寒浞,曾统治整个华夏民族长达40年。周朝时的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等诸侯国,都是妊姓后裔的封国,其国名逐渐演化成现在使用的姓。后来演变成现在的:任、壬、奚、嵇、薛、舒、仲、祖、且、谢、射、终、佟、修、章、吕、毕、洛、等姓。

推荐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