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女性的名字多以“子”结尾?原来都是跟我们国家学的!

时间:  作者:火星人

相信如果你看到一个名字以“子”结尾,可能90%以上的人都会觉得这是个日本名字,而且是个日本女性。这种惯性思维好像潜移默化跟随我们很久了,但你有没有思考过,除了长久以来历史的沿袭作用,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让日本女性的名字多以“子”结尾呢?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一定会跟小编有同感:原来日本人取名套路这么深!都是跟我们国家学的!
为什么日本女性的名字多以“子”结尾?原来都是跟我们国家学的!


其实将日本的历史追溯到很久以前,你会发现古代日本男性的名字有很多也是以“子”结尾的,那就说明以“子”结尾的名字并不是女性专利,这样的状况通常发生在奈良时代(公元8世纪左右)之前,而那时候男女的小名或昵称,基本上都是以“子”结尾的,甚至在成年后家人还可以这么喊他们,一种爱称罢了!
为什么日本女性的名字多以“子”结尾?原来都是跟我们国家学的!


而另一种更严谨的说法是,“子”字在古代是一种尊称与美称,多为有身份和有地位的人使用。但古代日本贵族男性的姓名后面,往往加上官职的称号,而女性鲜有。渐渐地,“子”就成为显示贵族女子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男性名字中“子”字就渐渐退化了。
为什么日本女性的名字多以“子”结尾?原来都是跟我们国家学的!


当然,一些非贵族的普通百姓和农民家的女性,也还是没有权利在名字中加上“子”字的,多采用假名。直到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政府鼓励贵族女性用“子”做名字尾字,这种做法才真正变成了日常。大正年间(1912-1926年),天皇遴选九条节子为皇后,“子”成为了日本女子名字的常用字,但此时的“子”作为尊称的含义逐渐淡薄,而更多的是表示一种爱称了。
为什么日本女性的名字多以“子”结尾?原来都是跟我们国家学的!


而社会上一般都认为女性的名字都应该带“子”字的想法真正流行起来,普通家庭的女性也常带“子”字作为结尾的情形的出现,那是在本世纪的初期。当然,不带“子”而用“代”或“美”,甚至不用汉字而用假名作名字的也为数不少。而且,据近年的统计来看,不用“子”作为名字结尾的情形甚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为什么日本女性的名字多以“子”结尾?原来都是跟我们国家学的!


而为什么说日本人取名字其实是跟我们大中国学的呢?这同我国古代“子”的不同含义有着脱不开的联系。1、“子”本来是子息之意,既可以是“儿子”的意思,如《列子·汤问》:“子又生孙,孙又生子。”也可以是“女儿的意思。如《论语·公治长》:“以其兄之子妻之”。
为什么日本女性的名字多以“子”结尾?原来都是跟我们国家学的!


2、“子”又是古代中国男子的美称与尊称,如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便是。但是,虽然后者的姓后加上“子”字,也只是后人们所加的尊称、美称,都不多直接用于名字本身。也有将“子”字附于姓名后的,如韩非子,但原名也无“子”。所以这么看,日本人取名字的套路就算再深,也没法撇开中国文化对其的贡献呐!
为什么日本女性的名字多以“子”结尾?原来都是跟我们国家学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