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将出家的僧道之人称为“方外之人”?这个词为什么很少用了

时间:  作者:火星人

说起“方外之人”和“方外之士”,其实都指的同一种意思:出家的僧道之人,这不免让我们想到另一个词---方丈,难道以“方”字开头的指代人物的,难道都跟出家人有关?而为什么要特指他们为“方外之人”?究竟“方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这个词已经很少用了?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
为什么将出家的僧道之人称为“方外之人”?这个词为什么很少用了

 

可能很多人在看到本文之前,甚至并不知道关于出家的僧道之人居然有个听起来这么高大上的称呼---方外之人。而至于这个词为什么很少用了,用膝盖都能想出来原因吧,首先人们生活中谈及出家的僧道之人本身就很少,而这种特指的专有名词在常用的白话语中用得就更少了,可能翻一些古籍或者在一些电视剧中还有机会看到,比如:老衲是方外之人,不可插手世间之事。(《新白娘子传奇》,第14集)
为什么将出家的僧道之人称为“方外之人”?这个词为什么很少用了

 

最早的时候,方外是指中国以外的边缘地区和民族,而最早春秋的《诗经》和战国的《管子》中,提到的“方外”一词就是以上的意思。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外”这个词语的意思被伟大的思想家冠以新的内涵---超脱“浮世”。
为什么将出家的僧道之人称为“方外之人”?这个词为什么很少用了

 

因为这里的“方”指“道”,翻译成今天的白话文,就是国家的法律和约定俗成的世俗。那“方外”就很好理解啦,就是超脱了世俗礼教之外的人,而僧侣和道士都是这样的人,所以称他们为“方外之人”,那么自然而然我们可以秒懂“方内之人”的意思了吧?就是指像我们一样的寻常百姓呀!
为什么将出家的僧道之人称为“方外之人”?这个词为什么很少用了

 

其实这种称呼追根溯源,还是要归结于儒家思想,因为自古以来的中国的道德律法的准则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而受整个的道德法律约束的无论人或物,都叫做“方内”,反之其他的宗教思想就被称为“方外”。那么僧侣一般都是皈依佛门的人,而佛教也属于外来的宗教,所以出家的僧道之人早就不闻不问世事了,也就超脱了尘世的羁绊,也无需用“方内”的规定戒律来约束了,所以“方外之人”的称呼就这么来啦!
为什么将出家的僧道之人称为“方外之人”?这个词为什么很少用了

推荐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