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竹杠”的出处怎么说老外才懂?“敲竹杠”咋就指代敲诈勒索了?

时间:  作者:火星人

相信说起“敲竹杠”,没几个人不懂它的意思吧?说的就是利用别人的弱点或抓到了别人的把柄来敲诈勒索钱财或抬高价格。但这个词在很多的老外来看,光看字面意思很难get到其意思的精髓,但这个词要怎么说老外才懂?而“敲竹杠”的出处是什么?咋就成了指代敲诈勒索的代名词了呢?听小编为你娓娓道来。

 

“敲竹杠”的出处怎么说老外才懂?“敲竹杠”咋就指代敲诈勒索了?

 

而“敲竹杠”作为比喻利用他人的弱点或某事作为要挟的借口来做讹诈的行为,出处为清朝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

 

“敲竹杠”的出处怎么说老外才懂?“敲竹杠”咋就指代敲诈勒索了?

 

至于怎么说老外才懂嘛...其实很简单,直译就可以啦。比如:fleece(诈取), take advantage of sb.'s being in a weak position to overcharge him(利用某人处于不利地位,向他过度收费)。例句如下:1.Tommy fleeced Jackie's money.(汤米骗取了杰基的钱);2.This sale sounds like sharp practice to me and I want nothing to do with it.(这笔生意听起来好像有点敲竹杠, 我不想做这笔买卖。)

 

“敲竹杠”的出处怎么说老外才懂?“敲竹杠”咋就指代敲诈勒索了?

 

而其实“敲竹杠”咋就指代敲诈勒索了,其实还是有以下几种说法的,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和要挟讹诈脱不开干系。

 

1.过去的运输工人用的工具是竹杠,而一天劳作下来,他们会把血汗钱放在不离身的竹杠中。可是把头、恶霸们可不管,他们只要敲一下竹杠,便大概知道工人们一天收入多少;

 

“敲竹杠”的出处怎么说老外才懂?“敲竹杠”咋就指代敲诈勒索了?

 

2.又说清朝末年,鸦片走私很严重,但很多不法的商贩为了躲避关卡的检查也是挖空心思想了N种办法,而其中的一种就是将鸦片藏在撑船用的竹篙中,而这种方法成本最低且最有效。但有一次,一个上船检查的师爷却吸着长烟筒漫不经心地走到竹篙边敲了几下,周围不知情的人没注意到这一举动,可把船主吓掉了半条命,他慌忙将私下塞了大把的银子行贿这位师爷,请他关照,不要再敲竹篙了。师爷得到银子便没说什么,随缉私人员下船去放行了他们。之后“敲竹杠”便成了敲诈勒索的代名词,一直沿用下来。

 

“敲竹杠”的出处怎么说老外才懂?“敲竹杠”咋就指代敲诈勒索了?

 

3.再说清朝末年,市场上小额的买卖都以铜钱作为单位,店家接钱后便丢在用竹杠做的钱筒里,晚上盘账的时候再倒出来,而当时上海城里有家店铺,老板很不诚信随意“杀生”,每次有陌生顾客光顾,他就随着自己的性子提价,而每当伙计在接待顾客时,店主就敲竹杠一下,当做提价的暗号。

 

“敲竹杠”的出处怎么说老外才懂?“敲竹杠”咋就指代敲诈勒索了?

 

4.另有一种说法,和明末农民起义的领头人张献忠有关。当年张献忠带领着农民起义军打入四川,看到当地的贪官污吏和豪绅恶霸,从来都是刀下不留人的。而这些恶人听到风声,赶紧趁乱带着他们搜刮来的财物逃跑,但凡是伪装得不好的,最后通通也都没有逃出张献忠的刀下。

 

但偏偏成都知府在自家花园中心急如焚带不走这些金银财宝时,看到竹子却计上心头。就下令让家丁将竹子锯下,截成丈把长的竹杠,打通中间的竹节,将金银珠宝放入其中。将竹杠封好后,再乔装打扮成贩卖竹子的小本生意人,想将装有金银珠宝的竹杠运送到乡下,暂避风头。

 

“敲竹杠”的出处怎么说老外才懂?“敲竹杠”咋就指代敲诈勒索了?

 

可眼看就要逃过看守城门的义军的检查时,一个在旁抽旱烟的老义军却感到很奇怪,他觉得竹子本就生在乡间,要贩卖也是从乡下拉竹子进城卖,怎么可能从城里头拉竹子到乡下去卖的?想到这儿,这个老义军于是决定试探一下,拿起烟袋杆儿走到车子边上,举起烟杆对着车子上的竹杠要敲掉烟锅里头的烟灰。

 

知府一见一下子慌了神,赶忙上前拉着老义军的手,塞给他两锭银子,说:“在此守城辛苦了,这点小意思,请两位喝茶。”老义军一见就更觉得竹杠里头有鬼,执意甩开知府的“进贡”要去敲竹杠试试。正巧此时张献忠来巡查,知府一见,来了个恶人先告状,跪在张献忠面前,诽谤老义军向他敲诈财物。张献忠一听,勃然大怒正要责问,而老义军便不动声色地和张献忠耳语一番。张献忠一听,拔出大刀,将竹杠一砍为二,金银珠宝散落一地......

 

“敲竹杠”的出处怎么说老外才懂?“敲竹杠”咋就指代敲诈勒索了?

 

4.还有一种说法,这与四川地区一种特有的“滑杆”有关。都知道四川丘陵多山,而很多金贵的有钱人可不愿意徒步爬山,于是就乘坐一种叫“滑杆”的人力交通工具。其实滑杆类似于更为常见的轿子,很多底层的劳动人民就以抬滑杆的微薄收入维生,但这确实是个体力活和技术活儿,通常走到半山腰就敲着滑杠,要求加工钱,否则就撂挑子不干了,而进退两难的坐杆人别无他选,只好加钱。

 

“敲竹杠”的出处怎么说老外才懂?“敲竹杠”咋就指代敲诈勒索了?

推荐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