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把不该相同而相同的东西叫"雷同"?不叫“闪电同”

时间:  作者:火星人

相信很多人对电视剧或者电影开头字幕部分注明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字样都不陌生。而这种已经成为习惯的说法似乎已经不稀奇了,人们也很少深究它的来历,但也有人有着大开脑洞的疑问,为什么偏偏把把不该相同而相同的东西叫"雷同",而不叫"闪电同"或"雪同"?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
为何把不该相同而相同的东西叫"雷同"?不叫“闪电同”

其实大家在电视剧电影中看到这种字样,就类似于一个声明,就是如果电视剧或电影中的情节有和其他生活事件甚至小说描写中有相似的地方,也是巧合,并不是故意抄袭。而这种也可以解决侵权的问题,但其实如果真的涉及侵权了,可能这句话也不能真的解决问题。

为何把不该相同而相同的东西叫"雷同"?不叫“闪电同”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偏偏要把不该相同而相同的东西非要称作“雷同”?为什么不叫“闪电同”或“雨同”或“雪同”......呢?其实这个雷同,在古汉语中有两个意思,分别是:1.随声附和;2.不该相同而相同。
为何把不该相同而相同的东西叫"雷同"?不叫“闪电同”

关于“雷同”作为随声附和的概念,其实应该不难理解吧?其实在我国古代有一种说法:打雷的时候天地万物都会同时相应,尤其是春天的雷声,在古易经中被认为是“震卦”,而震卦预示着万物萌芽生长的姿态要开始了,一声春雷万物应和,而春雨之后万物都要破土而出了。

为何把不该相同而相同的东西叫"雷同"?不叫“闪电同”

而通常春雷伴随着闪电和暴雨,不仅雷声在山川溪谷中的回声被古人认为是万物对雷声的回应,就连闪电和暴雨都被认为是大自然对雷声的“随声附和”。所以旧时的文人如果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附和古人的观点和简介,也被说成是“雷同”。

为何把不该相同而相同的东西叫"雷同"?不叫“闪电同”

而这里也被认为人除了想法没有新意、思维被固有模式局限之外,还“人云亦云”,像“万物听见雷声而惧怕而回应”那样,只是为了取悦他人而附和,而不敢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也不敢用自己的心去判断他人的是非对错。但有时也被理解成很谦虚,不在他人面前为了故意出头而故意“不雷同”。

为何把不该相同而相同的东西叫"雷同"?不叫“闪电同”
而“雷同”作为不该相同而相同的概念,其实也是从上面的意义引申来的,虽然春雷之后有万物发出“应和之声”,但其实细听还是能分辨出这些回声和原来雷声中的细微差别的,所以也是一种“形似而神不似”的回响。所以在现在的文章中或者作品中,“雷同”一次多用于来批评那种缺乏新意、大体上和前人的作品相似,只有细微差别的现象。而在考试中出现“雷同”试卷,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为抄袭啦,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啊!
为何把不该相同而相同的东西叫"雷同"?不叫“闪电同”

而至于为什么不命名为"闪电同"或"雨同"或“雾同”...等等,是因为这些自然现象并不属于“震卦”,也就是说这些自然现象看起来也很磅礴浩大,但并没有和雷声一样,打雷之后发出“万物应和”的现象,所以就没有出现以其他自然现象构成的“x同”的词语啦!

为何把不该相同而相同的东西叫"雷同"?不叫“闪电同”

相关阅读